仪化公司“双促”主题活动网
 
复制   打印  
  栏目:新闻动态 → 公司新闻  关闭窗口
仪化设备工程公司职工代表享有问责“特权”

职工们高兴的说:我们改制企业有了“人大代表”

来源: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2011-03-04

      3月1日,仪化设备工程公司党委专门对10名职工代表进行“上岗”培训,让他们了解“干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。此前,2月23日,该公司聘请了10名职工代表为“视察员”,享有对生产管理、公司财务、制度执行,以及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工作进行视察、检查和问责的“特权”。据了解,该公司这一做法在国内改制企业中属于创新。

    改制企业要不要推行民主管理,如何开展这项工作,存在着较大的分歧。目前,一些企业改制后,普遍存在以股东大会取代职工代表大会的现象。民主管理在改制企业中名存实亡,劳资双方纠纷时有发生,甚至会有矛盾激化现象。这与中央一直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背道而驰。

    作为改制单位的仪化设备工程公司,在改革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较大的挫折。由于经营压力等方面原因,公司曾一度存在重生产经营,轻民主管理工作的现象。职工的一些想法和要求,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沟通与交流,致使误解加深,干群关系紧张,继而发生了2010年“5.12”职工集访事件,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。

    事发后,仪化设备工程公司痛定思痛,深刻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与教训,深切地感受到加强改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。他们在对原有管理架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力量,完善基层党支部工作责任,建立了领导接待日、总经理信箱等,增加沟通渠道,化解矛盾。并按照有关规定,重新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,选举产生80名职工代表。其中,普通一线的职工代表比例达到80%。他们规定,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,都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。集体劳动合同及其相关条款修订完善,是职工十分关心和敏感的一项工作。为此,他们通过职工座谈会、班组会等渠道与职工沟通交流的同时,从职工代表中选出10名职工作为合同修订协商代表,先后召开了5次劳资双方协商会,并对职工代表提出的19个问题后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和答复后,顺利通过了职代会的表决。

    为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建设,继续探寻改制企业民主管理新途径,仪化设备工程公司党委从去年末开始,在公司领导班子及中层管理干部中,征询拟推行职工代表“视察员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。今年春节后,他们按照江苏省民主管理条例要求,从公司80名职工代表中,经民主推荐,组织批准,下文任命10名职工代表为公司“视察员”。

    一线职工代表作为企业的“视察员”,是一个新生事物。既要作为企业的“人大代表”听取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汇报,又要对相关文件、材料等进行查看,从而对职工代表“视察员”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此,该公司党委书记王俊生专门为10名改制企业的“人大代表”进行“上岗”专业培训。通过听汇报、看资料、查报表、开座谈会等形式,每季度对公司职代会通过的事项、职工提案、厂务公开、制度执行、集体合同和劳动用工合同的履行、财务预算的执行、企业文化的建设,以及职工福利等进行视察、检查和问责。他们要求“视察员”,要对视察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,提出问题及整改意见和建议。而整改单位也必须及时整改,并将整改措施及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职工代表。视察结束后,视察组一周内要写出视察书面报告。同时,在每年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,要就全年视察情况进行报告。

   

发布人:admin   发布时间:2011-03-07 15:54:50  
关闭窗口